表面活性劑。(以下簡稱表活劑)表活劑在水溶液中,很少的量就能使表面張力急劇下降,到達一定量時就不再下降(或緩慢下降),出現(xiàn)拐點的濃度稱為該表活劑的最低膠束濃度。如脂肪酸鈉(肥皂的成分)、十二烷基苯磺酸鈉(洗滌粉的成分)等。而一般醇類加入水中,其表面張力只是緩慢下降,也沒有拐點出現(xiàn)。在沒有檢測儀器的情況下,區(qū)別的簡單辦法是分別攪動溶液,產(chǎn)生泡沫的是表活劑,不產(chǎn)生泡沫的多不是表活劑。2,表活劑分陰離子、陽離子、兩性、非離子、還有近年研究開發(fā)的雙子表活劑。大多數(shù)表活劑都可以配水泥助磨劑,但親水親油值特小的就不適合做助磨劑,因為它水溶性很差。有的起泡性大的表活劑也不適合做助磨劑。3,醇類的羥基,表活劑的親水基,都能夠吸附在熟料和水泥顆粒表面,降低其表面強度并向其裂紋滲透,改善易磨性。當磨到一定細度時,吸附在細顆粒表面的醇類或表活劑,起相互隔離、消除靜電的作用,防止細顆粒的二次團聚。為什么助磨劑多用胺類、多元醇類、醇胺等,這是因為,當水泥細度相同時,要覆蓋顆粒表面形成所謂單分子薄膜,所需要的助磨劑的重量,跟用的材料有關(guān)。分子量小摻量少,分子量大的摻量就要多用。而一般表活劑的分子量要比乙二醇、丙二醇、丙三醇、三乙醇胺大得多,再一個就是三乙醇胺是公認的有機早強劑。至于木質(zhì)素磺酸鹽,它是分子量從幾萬十幾萬到上百萬的混合物,用它主要是便宜而不是它做助磨劑特好 |